这几天,国泰农产品有限公司上上下下忙得不可开交:员工素质培训、厂房改造、贸易洽谈……每一项工作都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去年11月,我们陆续与韩国几家公司进行了签约,现在公司上下都在为转型做准备。”总经理李允平说。
原来,国泰农产品公司一直从事农产品出口贸易业务。起初,公司只做东南亚地区的出口生意,尽管这块市场对产品质量发展要求不高,但价格上也没有优势,利润几乎和内销相同,公司发展一度遭遇瓶颈。
不转型就等着被淘汰。经过调查,李允平发现,日韩国家对农产品的需求量比较大,且价格也有优势。但同样的,他们对产品的质量发展要求也更加苛刻。企业要想开拓新市场,必然要提升产品质量。
下定决心后,国泰农产品公司首先对生产基地实行了企业化管理,随后购置了一批脱水烘干设备,生产符合需求的脱水蔬菜。通过一系列措施,赢得了日韩市场的认可。去年11月,公司与韩国斗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签署“一揽子”合同,并约定于5月投产,于是便有了上面所述的繁忙场景。
滕州作为农业大市,农产品出口一直是我市的优势项目,然而,受农产品品质衡量准则等因素影响,出口业务没有实现突破性跨越。“严把质量关是破解农产品出口瓶颈制约的关键。”市商务局外贸科科长崔蕾告诉记者。
为提升质量,近年来,我市抓住被列为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机遇,推行以“企业为龙头、基地为依托、标准为核心、品牌为引领、市场为导向”的农产品出口模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赢得了市场认可。
据市商务局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目前全市拥有农产品出口企业近30家,去年实现农产品出口额5545万美元,同比增长37.9%;今年一季度,全市农产品出口额达到890万美元,同比增长8.7%。
这组“漂亮”数据的取得,是众多市场主体实施转型的结果。位于大坞镇的恒裕食品公司,便通过严格管理,实现了转型升级。据了解,该公司以生产脱水蒜、保鲜土豆等农产品为主,产品畅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近500万美元。
公司总经理刘恒涛和记者说,为迎合市场,公司创新了管理模式,在种植基地推行了一整套质量管理办法,涉及种植、施肥、收获、检验等所有的环节,并于每年投资上百万元更新设备,提升产品质量,收到了良好效果。
“企业为龙头、基地为依托”的农产品出口模式,还消除了种植户们一些不必要的“滞销”风险,稳定了农民的种植效益。家住龙阳镇龙山村的耿现祥种了10亩马铃薯,去年,他和村民一起与深发农产品加工出口公司签订了供销合同,10亩马铃薯买了10万余元。
“我们镇上的深发农产品加工出口公司与附近几个村的村民都签了合同,在他们的指导下,我们种植高质量土豆。收获的季节,只要我们的土豆符合公司品质衡量准则,就全部收购,价格比在国内销售要高一些。”耿现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