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吉安发布了2024年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计划草案,在2024年,预计GDP增长5.6%,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7%,固定资产投资提高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3%,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
(一)关于经济稳步的增长。预期GDP增长5.8%左右。预期一产增加值增长4.0%左右;二产增加值增长7.4%左右,其中,预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三产增加值增长4.7%左右。综合测算,能够支撑GDP增长5.8%左右的预期目标。
(二)关于扩大内需。实施重点项目1426个,考虑,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增长5.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期增长5.5%左右。
(三)关于对外开放。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战略,深化与东莞对口合作。
(四)关于发展质量。预期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增加300亿元以上。全市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长,预期R&D经费占比达2%以上。新型城镇化深入推动,预期非流动人口城镇化率56.52%、提高0.7个百分点。
(五)关于生态文明。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省下达任务。
(六)关于民生保障。预期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6.8%左右,预期城镇新增就业4.6万人。物价总体保持稳定,预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3%以内。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布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吉安篇章。聚焦做好“1+6”重点工作:
滚动实施1426个市重点项目,推动一批项目提前开工,加快峡江灌区、井冈山大桥重建、樟吉高速改扩建等项目进度,顺利开工井冈灌区、长赣高铁、新干至兴国高速等重大工程,努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积极衔接“十五五”重大规划,推动井冈山机场三期改扩建等一批投资大、支撑强、效益好的项目进入国家和省“盘子”。
持续优化政府投资投向和支持领域,精准支持一批市场要素配置不充分的公共领域项目,筛选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深化投贷联动合作,持续帮助非公有制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以及其他发展中的问题。
大力刺激消费需求积极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优化提升中心城区“六大商圈”,培育首发经济、银发经济等消费新增长点。
全面落实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省“20条”、市“13条”等政策措施,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
抓实入规入统,力争新增规上工业公司、商贸流通企业各300家以上,推动经营主体活动发生地统计,加强新经济新领域纳统覆盖,筑牢经济稳步的增长支撑。
统筹推进招才引智、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加快“人才(科创)飞地”建设,大力引进科技项目、领军人才。
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补助政策,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突破难点技术,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
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年内完成1200家企业数字化改造。布局发展低空经济,推动“产学研商培赛旅”融合发展,加快低空经济试验区建设。全力发展矿业经济、水运经济。
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法治政府和数字政府建设,加强企业帮扶,促进民营经济高水平发展。
是深化重点改革深化开发区、普惠金融、国资国企、集体林权制度、特色功能区等重点领域改革,打造吉安特色改革品牌。着力稳外资稳外贸,加快井冈山综合保税区转型升级。
深度融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深入实施《赣江中游(吉安)生态经济带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总体设计》,加快推进与赣州合作事项落地见效,联动建设江西南部重要增长极。
推动城乡融合。坚持“两吉融城、八区协同、四翼齐飞”,聚力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
推进集团化办学,确保市高级实验中学、复兴路中学、杨家小学等学校秋季正式办学。高标准打造市眼耳鼻喉专科医院,加快建设市新中医医院、井大附属医院二期等项目。
加快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统筹地上地下空间,推进闲置地块微更新、城中村改造。
推进乡村振兴。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增收。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保粮食产量稳定在74亿斤以上。加快打造“四融一共”和美乡村。
加快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加强生态保护,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落实城镇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城市建筑垃圾治理等10个专项项目。加快井冈山国家公园创建。
推动能耗“双控”逐步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稳步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积极争创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
升公共服务。统筹推进省、市民生实事,推进名师名校长、名医名专家“双引双培”工程,扩大普惠养老托育服务有效供给,加快市儿童福利院、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
完善政府债务动态监测和风险评估预警机制,有序化解政府隐性债务存量并严控增量,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
推动房地产市场控增量、优存量、提质量,加强保障性住房供给,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扎实做好“保交楼、保交房”,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纵深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推进高水平平安建设,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